markacey
跳到主文
隨波不逐流
部落格全站分類:
財經政論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Aug
01
Sun
2010
00:00
撈不完的油水…
close
縱觀歷史非明鏡
僅不過是人類對環境殘忍殺戮、毫無節制開發
一再重蹈覆轍的編年史…
難以避免的災難?
還是,無法記取的教訓!
大連新港輸油管道爆炸發生至今已逾半個多月,當初因賴比瑞亞籍油輪三十萬噸級油輪進行卸油作業將所運送之原油經由輸油管注入港灣儲油糟力,由於工作人員油輪在卸油時操作不當所致爆炸起因,導致一條輸油管道爆炸並引起原油泄漏。引發陸地上中石化一條直徑九百毫米輸油管線爆炸,由於發生爆炸地點位於港灣的油罐群旁可能引發連環爆炸,情況十分危急並,當該輸油管線管線火勢被完全撲滅後,但爆炸導致另一條七百毫米管線起火,且該起火管線油泵損壞,無法切斷油路。現場還發生多次爆炸,災情一度難以控制,也使擁有大陸最大最先進的卅萬噸級原油碼頭,每年輸儲油能力為一千五百萬噸規模,但是缺乏溢油處理能力大連新港經由此次漏油事故更暴露諸多隱患,包括輸油管道、儲油罐間距離非常小,很容易引起連鎖反應,也不利消防灌救,此外,泡沫滅火劑、高溫救火衣、應急緩衝池都付之厥如,搶救人員更因缺乏相關資訊及技術人員指導,失去關閉閥門先機,也因先天規劃的不良,後天防災除害工作不夠完善的失調,使得大連新港一夕間成為一片火海。
當黑色的油污沖刷著海岸,清理殘局的工作目前困難重重…。乍聽之下以為是年初墨西哥灣的場景,但實際上卻是大連灣海岸眼下的狀況 。正執中國政府忙於全國各地水災洪澇,忙的不可開交,對於近年來嚴重的漏油事件的後續處理善後仍是一籌莫展。不可諱言中國快速的經濟成長是以竭澤而魚的方式犧牲環境而換取的代價,但由石油引起如此嚴重的自然災害,在中國似乎尚屬首次。洩漏可能已經得到控制,但對於無法回復環境汙染仍束手無策。
污染面積已增至約四百三十平方公里,較發生之時擴大了一倍,因為缺乏裝備及經驗在除理油力人們從浮油中撈出的不是鵜鶘,而是一名渾身油污的男子。一名救災人員在救災過程中溺死,另有至少兩人死裡逃生。 並已造成至少一名消防人員殉職及多位工作人員受傷,由於連續爆炸和石油燃燒釋放的氣體,導致附近二十公里外都可以聞到濃烈的刺鼻氣味,黑色粉塵也很大,被海風吹起的海浪都呈現明顯的黑褐色,對於環境的巨大傷害仍無法評估。
事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的善後工作雖極積的投入,與墨西哥灣事件不同的是,中國善後工作進展因設備落後和準備不足而受阻而有些力不從心。據官方媒體報導,政府動用了大約 四十多艘清污船、十五公里攔油索和及二十三噸吸油菌來清除油污。與大連港灣共同擁有受損輸油管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石油),也投入參與到清理工作中來。有關部門已組織了八百多艘當地漁船和大量漁民,幫助人工清理海面油污。國際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 International)統籌同清理工作。但現場一些人僅靠雙手或塑料桶來撈油。現場有六艘大型海上溢油專業回收船作業,每艘每小時能收一百多噸油水混合物,但風浪大、設備不穩定,收油效果有限,目前有八百多艘漁船加入清汙工作,因缺少消油劑和吸油氈,只好使用以植物乾草所編成的草簾吸附海面上的油汙,甚至用舀子來撈取。第一線工作人員抱怨缺乏設備,由於缺乏清理油污配備,工人只好戴上塑料手套,用夾子清理廢料。據她估計,三個漁民用一艘漁船一天可打撈 一百五十公斤的油污,對於土法鍊鋼方式使得清汙進展仍舊牛步化。此次事件或許能讓中國對煉油廠進行更為嚴緊的監管,進而提升設備升級。
在墨灣“深水地平線”(深水地平線)事故發生後,中海油(中海油)僅對海上鑽井平台,並對深水鑽井平台的防噴器進行了升級。相對於中國的油氣行業或監管部門並沒有記取”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教訓。而中國一直在擴大其煉油產能,一方面提供國內源源不絕的內需市場,另一方面與產油國合作以達穩定國外來源的供應量。過去十年間,國內總體產能幾乎翻了一番,且大連已成為全國煉油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大連港和中石油(中石油)還在聯合開發一個液化天然氣加工廠。但僅對於開採、產能提升的技術作全力的投入,對於該產業的公共安全的要求,事發當時的搶災救險與事後的善後仍存在十年前的標準,對於這方面要求的投入卻存在於增加成本,並不加已重視的態度,而今大連新港輸油管道爆炸所產生影響達到數十億美元,與設立成本相比得不償失。
迄今為止,中國的官方媒體大多把關注焦點放在與清理工作有關的正面報導上。晚間新聞報導也是對渾身油污的消防員或現場指揮地方官員進行救災進度一貫的制式採訪。對環境議題的探討及深遠的長遠影響卻被完全忽略。 而應該更關注事故造成的污染,以及水質,海洋生物和對人們生計等各方面的影響為新聞主軸,而非粉飾太平只為了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
回溯災難發生當日傍晚。爆炸的最初起因為在原油內添加了一種催化劑所導致。在一艘外籍油輪卸載高硫原油時,兩條輸油管爆炸。中國官方媒體報導宣稱,消防員在三分鐘內趕到現場,共有二千多名消防官兵投入到撲救行動中。火勢一直持續至十七日上午才被撲滅。上個月中國剛剛通過的「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規定,管線洩漏的石油和因管道搶修排放的石油,造成環境污染的,管線企業應當及時治理。因第三人的行為致使管路洩漏,造成環境污染的,管線企業有權向第三人追償治理費用,但中國官方遲遲沒有說應該由那個單位對事故負責全責。
儘管此次漏油事件破壞性巨大,但漏油量不及英國石油(BP)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漏油量的百分之一。同樣的這場意外的發生,也未嘗不是我們再度體檢石化產業政策對環境影響所造成不可回復的危害,經濟發展與節能減碳、環境維護之間,究竟孰輕孰重。
可能經過人類對石油依賴的"理性思考"後,仍舊就在下一次災變發生後,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尼日利亞)全球第八大石油出口國,近四年漏油三千次。
奈及利亞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自1970年代以來,石油出口逐漸成為該國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石油出口收入占出口總收入百分之九十八,占國家總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三。並於2006年奈及利亞的國內生產總值列表達一百一十四點六九億美元,居非洲第三,僅次於阿爾及利亞一百一十四點七三億美元。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石油繁榮時期,奈及利亞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募集資金而積累了外債。在捌零年代的石油危機中,油價下跌,奈及利亞努力償還其外債但最終還是拖欠了其主要債務的款項,也限定了貸款利息部分的償還。欠款和懲罰性利息累積在未支付的本金上,進一步擴大了債務的規模。目前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為其主要石油貿易夥伴。2006年,中國公司中海油以廿二點六八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奈及利亞130號海上石油開採許可證(OML130)的百分之四十五的工作權益,中國將成為另一個該國重要石油貿易夥伴。奈及利亞是美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中最大的貿易夥伴,提供給美國的石油量位於所有國家中的第五位(百分之十一的石油進口)。它也是在世界範圍內與美國貿易的第七大順差國。奈及利亞現在是美國的第五十大商品出口市場,是美國的第十四大進口商品來源國。美國是該國最大的外國投資者。大多數經濟活動集中在四個主要城市:拉哥斯、卡杜那、哈科特港和阿布札。除了這三個經濟中心,其他地區的發展正被邊緣化。奈及利亞有很多還未被大規模開發的礦物資源,包括天然氣、煤、礬土、鉭鐵礦、黃金、鐵礦石、石灰石、錫、鈮、石墨和鋅。儘管這些自然資源有很大的儲量,但該國的採掘工業還處於初級階段。
奈國民眾數十年來,都得面對尼日河三角洲的石油污染問題,還得同時承受人權遭到侵犯,反石油運動人士因此喪命,民眾控告負責當地石油開發的殼牌(Shell)公司,結果在開庭前一天,該公司於六月初僅以一千五百五十萬美元和解,這筆錢將用來補償受害居民及成立信託基金,但環境損害官司至今尚無結果,該組織指出,所謂"清理"只是翻土,讓地表上看不到油污,但油污仍舊存在,繼續污染土地、影響民眾健康,不斷燃燒的外洩天然氣也從未處理。
工業國家(已開發國家、發達國家)的人均石油消耗量比發展中國家的人平均石油消耗量要高得多。
2003年美國每年人平均石油消耗量為26桶,德國為11.7桶,中國為1.7桶,印度為0.8桶。
至今為止人類一共開採了約九千億桶石油。2005年的年開採量為三百零四億桶。
(相當於每日八千三百三十萬桶)
目前全球每日消耗石油量已達八千四百萬桶,每年年增率以百分之二增加。
國際能源機構的預測以今日開採速度,將於2050年耗竭。
推
一個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markacey
markacey
markac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36)
人氣(
)
E-mail轉寄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站方公告
[公告] 2025/4/7 好康票券服務系統維護通知(維護完畢)
[公告] 相簿服務、圖片顯示異常(處理完畢)
[公告] 2025/03/20 全站短貼文及互動相關功能維護公告
活動快報
看更多活動好康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財訊專區 (0)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0)
クレヨンしんちゃん (1)
コナン (0)
設計、綠能 (0)
ワンビ-ス (37)
NEW (0)
建築 (0)
食記 (12)
時事 (52)
未分類文章 (2789)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0 八月 (6)
2010 七月 (2)
2010 六月 (1)
2010 五月 (6)
2010 四月 (4)
2010 三月 (3)
2009 十二月 (13)
2009 十一月 (1)
2009 十月 (3)
2009 九月 (4)
2009 八月 (5)
2009 七月 (1)
2009 六月 (1)
2009 五月 (2)
2009 三月 (2)
2009 二月 (3)
2008 十一月 (3)
2008 九月 (1)
2008 八月 (2)
2008 七月 (1)
2008 五月 (1)
2007 十二月 (185)
2007 十一月 (140)
2007 十月 (136)
2007 九月 (168)
2007 八月 (190)
2007 七月 (174)
2007 六月 (160)
2007 五月 (210)
2007 四月 (164)
2007 三月 (603)
2007 二月 (199)
2007 一月 (206)
2006 十二月 (51)
2006 十一月 (53)
2006 十月 (37)
2006 九月 (31)
2006 八月 (38)
2006 七月 (34)
2006 六月 (22)
2006 五月 (20)
2006 一月 (2)
2005 十二月 (1)
2000 四月 (2)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新聞交換(RSS)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 Code
POWERED BY
(登入)
關閉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