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場發生在十四至十七世紀的文化運動的文藝復興搖籃
一九六六年佛羅倫斯洪水對古城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
來自各地的"泥濘中的天使"(angeli del fango),艱難地恢復受損藝術珍品,也開啟修復觀念的濫觴。






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





現年卅一 歲,過去七年在歐洲、美國、中國不斷學習磨鍊,是台灣第一位進入義大利佛羅倫斯 (翡冷翠)烏菲茲美術館修復 文藝復興繪畫之父喬托- Giotto di Bondone (1267~1337)及巴洛克時期大師Bernardo Strozzi (1581~1644) 畫作的油畫修復師。於2009年進入荷蘭林保省修復中心SRAL,修復荷蘭國家典藏品。2010年由荷蘭 De Pont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in Tilburg, The Netherlands 指派至上海世博荷蘭館擔任藝術品裝置修護師的工作。在義大利取得油畫修復人員執照,也是第一位接觸十四世紀文藝復興大師喬托畫作的華人修復師,而文憑和執照,對修復沒有實質幫助,動手修復的經驗才是奠定專業地位的基礎。因此,在遠赴義大利學習油畫修復。第一年,他便四處找私人工作室拜師學藝,剛開始兩個月,雖然老師吩咐的工作只是最簡單的掃地、清潔,蔡舜任卻相當珍惜,"從分辨哪些材料要丟,哪些可以再利用;修復這幅畫剩下的材料,說不定是下一件修復的重要元素。在佛羅倫斯修習油畫修復技術時覺得學校教育太慢、不夠深入,於是他一邊求學、一邊於市內的工作室當學徒,在現實嚴苛的磨練環境下,他的技術比同期的同學還要專精,這也是他能闖出名堂的關鍵所在。因此,就算只是掃地,也是在練功!"雖然早已在2004 年拿到義大利史賓內利修復學院碩士學位,在修復實戰經驗卻不曾間斷,除了不支薪的修復工作室實習,2007年到美國紐奧良私人機構扛下要職,一年下來,修了大大小小近五十張因卡崔納颶風泡水、發霉、腐化、顏料剝落的歐洲古典和近代油畫,也因此讓功力大增。



刑事單位使用微物跡證的儀器、指紋還原犯罪現場的模式;而台灣文建會文資中心傳習組則用科學修復搶廟光彩。今年八月初,北港朝天宮凌虛殿外,拉起了"封鎖線"。不過沒有警察,只見一台藍色的大傢伙,面對廟門板上門神飄逸的腰帶,連線電腦馬上出現化學課本上才會看到的元素周期表。"沒有銅,所以這個綠色應該是化學的有機顏料。"文建會文資籌備處科長表示:採採看,也許會有指紋,可以確認畫師到底是誰。美國影集CSI裡,封鎖線後,警方用科學辦案還原現場的蛛絲馬跡。在台灣的古蹟界,如今也有一群古蹟界的CSI,這群棲身在文建會文資中心研究傳習組的跟界人才,要修復三百一十六歲的朝天宮,成為台灣古蹟界的指標性案例。







建立古蹟修復的標準程序台灣少數領有油畫修復文憑的油畫修復師蔡舜任,這一次特別從歐洲回來,參與修復朝天宮十二扇門神畫。蔣勳的學生,東海美術系畢業的蔡舜任,當年因為自已的油畫"生病",一頭栽進油畫修復的世界裡。當完兵到威尼斯曾經淹過大水,大洪水讓許多有錢人家裡的好畫者遭了映,因此油畫修復在當地最發達。求學期間,蔡舜任在義大利協助師傳修了名畫家喬直的畫,接著漂流到美國紐奧良,修了卡崔娜颶風摧毀的畫,後來又到荷蘭美術館工作。這次朝天宮案吸引他□來,在於這個案子企圖建立台灣"檢視登鍵資料庫"與"修復程序標準流程"。出國前,就曾在研傳組實習的蔡舜任氣容,台灣撣蹟修復正處在一個混亂的十字路口。跟國外比,台灣的儀器很新、很好,但是資料庫不足,修復標準程序也不夠細膩,以至於古蹟修復者施工時沒有標準,計劃書也很粗糙,政府驗收時也難有依據,成為古蹟修復上一個很大的弊端。以斡天宮為例,這個被文建會評估後要求停工的修復案,樑柱上為數不少的彩繪已被鹼水洗得面貌模糊,領人心痛。關鍵就在於"檢視登錄"與"修復程序"不明,因為死無對證,罰款也很輕。









用科學修古蹟北港朝天宮的修復,將成為台灣古蹟科學修復的指標案例。文建會文資籌備處科長表示:建立標準流程後,希望台灣古蹟修復前,要進行科學檢測。譬如:用紅外線、紫外線攝影,先預知被灰塵、氧化物遮蔽的表層下有哪東西。他秀出紅外線攝影的圖像,在香灰遮蔽下的大門下,表情生動的神仙畫墨線一一顯影"很多古廟修了很多次,底下都蓋過了好幾層。"透過科學檢測與登錄,這群台灣古蹟科學修復的先鋒,希望能累積台灣在不同年代、不同畫師、不同材料的資料庫,建立一套台灣在地的修復學。曾替北縣淡水八里十三行博物館作史前人頭骨模型的邵慶旺,主攻面貌修復,他體會,台灣氣候與環境都有期特殊性,國外經驗無法直接套用,譬如:台灣海島型副熱帶季風氣候濕度就比日本溫帶氣候、德國大陸性氣候相對要高,而且日本神社不燒香,不像台灣永遠香火鼎盛香煙撩繞。"修復不是一成不變,必須要有研究精神,要有新的想法。"這群古蹟修的"CSI團隊"成員每個都實驗性格十足。除了漂洋過海的蔡舜任,文建會文資籌備處科長的前一份工作是在化山廠,組長李麗芳學的是歷史,環工系畢業的周志明鑽研的是牆壁上的灰泥,邵慶旺大學念的是美術,後來鑽進了考古;陳俊宇和蔡育林念的則是森哥系。唯一串連起這不同領域的"雜牌軍"是因為對於台灣文化的使命,我們了解,台灣很多東西沒有留下來,就樣消失了,如果自已都不保護自已的文化古蹟,那還有誰會重視並加以保存呢?















文藝復興之都-佛羅倫斯在1966年代發生大水災,造成多數的曠世藝術品遭受傷害,因此為了清理修復這些重要的文化遺產,才漸漸興起藝術品修復的技術與人才培育,這就是"修復師"的起源。佛羅倫斯是藝術文化古都,當地政府對於建築物外觀管制嚴格,任何更動都需要經由政府許可,因此興起了"欺壁畫"技術,以幾可亂真的壁畫掩飾變動。而2005年八月,美國紐奧良在卡崔娜風災的侵襲下幾乎全毀,百廢待舉,則以當年佛羅倫斯大水災為借鏡,一直注意當地業界的訊息,取得先機,毅然前往進行藝術品修復工作,短短一年時間,清修上百件畫作,快速累積經驗、功力大增,這機遇對於他往後在業界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修復畫作的工序繁瑣,每一個步驟都要很仔細,考驗著修復師的工作前資料研究及功力經驗,一小片的畫面可能都需要好幾天的時間才能修復完成。



復舊如舊的觀念,適用於不論東西方的修復領域。不論是為明朝《鄭成功畫像》修復;還是將1816年佚名畫家《女孩畫像》修復成原貌。光是一塊小小的畫面,全色工作可能就要花上數天。蔡舜任(Shun-ren Tsa)為了重新喚醒大家對古蹟文化保存的重視,而成為油畫修復師。近年環遊世界各國做油畫修復工作,因為上海世博的關係又重新被拉回亞洲。數年前以修護一張小公主的油畫,讓大家看到他的功力。其第一個工作室的經驗,在前半年都是在做與油畫修復不直接相關的工作。修護師傅告訴他,能進入他的工作室是因為蔡舜任什麼都不會。其實師傅是故意這樣安排的,修護師傅老早知道蔡舜任有強烈的創作慾望,但油畫修復不能帶有太強的主觀意識,否則修復的過程就變得不夠客觀,會變成自己心中想要的樣貌,因此故意讓他忘掉過去所學,去客觀的累積新的修復相關技能。之後隨著修復技巧和經驗的累積,蔡舜任也在不同國家做過不少精彩的案例。現在,八年過去了,蔡舜任也回到了台灣,不僅屢行了八年前文化資產保存的承諾,也位台灣古蹟修復帶來新的力量。油畫修復師的工作好像在一點點的揭開被掩藏的驚喜。





tep 1 為畫作徹底健檢
進行繪畫修復工作之前,必須先為作品「健檢」,檢查受潮、劣化等受損狀況,紫外線、紅外線、X 射線螢光分析儀等精密機器,不但能看出作品因受潮、劣化導致的損壞,還能分析出顏料及畫材成分,所有檢測結果,都須被鉅細靡遺記錄下來,做為逐一修復的檢查清單。由於在東方書畫修復過程中,「水」是主要介質,因此必須先以純水測試畫心部分,在實體顯微鏡下觀察顏料對水的反應。洪順興表示,作品的酸鹼值必須維持中性,才利於保存;若測試發現畫心偏酸或偏鹼,就得中和處理。



Step 2 除舊:解體畫心與清洗
隨後以直徑1 至1.5 公釐的棉球,小心去除污漬及不當補彩,加上清洗、 顏料加固、揭除畫背裱紙等繁複過程,才能正式展開修復。材質檢測:裱件分離,解體畫心在抽氣桌上清洗畫心揭除裱於畫心背面的舊命紙。



Step 3 小托:補強畫心支撐
為加強畫心的支撐力度,採取「小托」處理,也就是以染色的棉紙或宣紙,在畫心背面加黏一層命紙,是書畫修復的重要步驟。



Step 4 布新:填補破損、全色
作品的破損與顏料缺口,需經過破損填補和全色。替作品重新上色的處理,稱為「全色」;除科學儀器的分析輔助,需要修復師對作品的深度觀察及研究。而一張受損嚴重的紙本或絹本書畫,可能會有超過千個直徑不到1 公分的破洞,修復師須逐一裁出與破損處形狀相近的紙張或絹,再以漿糊黏補破洞,高度考驗修復師的耐心、細心甚至體力。





Step 5 完成:畫心鑲料、上板
修復完成的畫心,即可裱上鑲料,再用覆褙紙黏貼於已裱鑲料的畫幅背層,然後上板待乾。





修復工作以"回復作品原來樣貌"為目標,因此,"修得不著痕跡",便是對專業修復師最好的稱讚。過去,畫作修復多由藝術創作出身的畫師擔任,或許是創作欲望無法掩藏,他們常憑個人觀感,在先人畫作上加減顏色、重新創作。但是,近五、六十年發展出的科學修復觀念,主張"復舊如舊"的復原精神,使修復工作愈來愈重視科學研究與分析判斷的理性精神。曾長時間投入巴洛克時期畫家史特洛吉(Bernardo Strozzi)作品全色工作的蔡舜任在判斷畫裡主要光線的來源,找出畫中物體的最細微構成元素,一點一點補出顏色、形狀,全色才會自然不失真。光是"全"一隻手杖,就得耗時兩天以上,"因為修復必須找到畫家最細微的筆觸,那是畫筆上一根根刷毛的錙銖必較。"修復師經手的畫作,來自不同年代,因此如何貫徹科學修復精神、復原文物最初樣貌,端看修復師的藝術學養與涉獵藝術史料的深度。例如當作品出現大面積破損,進行"全色"之前,除了必須對缺損周邊顏料,抽絲剝繭分析可能性,還要研究與作品同期畫作的類似技法與表現,以免"全色"方向錯誤。













然而,對待文物的"復舊如舊"觀念,卻不適用於實際修復步驟上。目前中國書畫的修復方法,多來自清朝宮廷工匠師手法,而觀察現存已三、四百年的清代書畫,可以看見過去的修復技術衍生的保存問題,因此修復人員必須以文物為師,逐步調整修復方式。自古以來,杉木是書畫掛軸天、地杆的最佳材料,洪順興卻在文物中發現,偏酸性的木頭加速造成畫紙劣化損傷,且保存時間一久,紙張上滲出泛黃木色,會破壞作品美觀,因而得改變過去習得的修復思維,發展出在木頭表面塗布無酸壓克力膠的方法,有效防止紙張受損,"善用不斷研發出的新科技,文獻上說的方法,不一定都是最好!"在繪畫的修復過程中,修復師必須對畫面肌理、纖維、顏料材質、厚度......確實掌握,不容分毫之差,不過,好眼力與沉穩的人格特質,卻只是成為傑出修復師的基本條件。



要成為好修復師,除了靈活巧妙的完備技術,也要嫻熟於材料的應用。從四處蒐集來的紙張、手工錦料、訂製軸片......不難看出做修復所須下的苦工。此外,修復師也要具備豐富的文物學養,熟讀藝術史,深入鑽研文物,不斷擴充腦中資料庫,才不會被文物考倒。蔡舜任認為每位修過大作的修復師,都有被視為"最高機密"的獨門修復手法,是大師展現個人創造力的嘔心瀝血成果。當然,蔡舜任並未忘記在義大利攻讀修復學時,複製名畫的課堂上,老師要求學生完全仿製名作構圖、筆觸的基本訓練,因為在震古爍今的藝術大作中,決不容修復師展露一點自我創作"風格"。





台灣文化資產研究及工作人員對文化資產相關領域專業學識或技能的認知及了解各專業領域人員的相關工作技術相當的缺乏。在推動各項保存修護研究及工作時能更廣泛的規劃及完善的準備,並加強各學術領域研究及工作人員對相關保存修護方法、傳統工藝技術之認知,台灣第一個進到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修復文藝復興大師喬托畫作的台灣修復師-蔡舜任 (荷蘭國家典藏及文化資產SRAL油畫修復師)在歐洲文化資產修復的發展歷程,包含歐洲文化環境與修復師的養成、歐洲文物修復發展史、修復單位組織架構和作業方式、修復倫理與技術實務探討與近年重要修復案例中獲得相當多的實務經驗,相對於台灣也有其長立這一套管理模式的必要。但文物修復師在台灣是個陌生的行業,大多數的人都把文物修復師和傳統工藝匠師直接畫上等號,以致在古蹟或文物修復時,常在藝術創作和文物修復的保存觀念和施作技術上混淆。







而文物維護的觀念最主要是為了宣揚藝術品維護與修復的觀念,使在台灣剛萌芽的文化保存技術能更蓬勃發展,提升民眾的文化涵養,能保存發揚我們自己的文創產品,同時也希望以國外的經驗來增加我國的文物修復師的養成。文物修復師在國外已發展了百餘年的歷史,文化資產保存國際修復原則也多為歐洲國家多年來演進和經驗累積的成果,歐洲國家文物修復師的教學體制與授課內容,以及歐洲修復技術發展,及其文物保存修復的觀念如何和修復技術結合,應為國內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管理單位人才培育與修復實務工作之重要參考依據。而國內文物保存、修護及傳統工藝技術傳承經由科學修護的專業技術使得屬於人類共同資產的藝術品能夠傳承給下一代,修護、保存就成為重要關鍵







蔡舜任 Shun-Jen (Leo) Tsai
(1978/3/1-)
語言:義大利文、英文
學歷:
2009 義大利史賓內利宮修復學院(Istituto per l`arte e il restauro, Palazzo Spinelli, Florence, Italy)文化資產管理碩士。
2006 義大利史賓內利宮修復學院(Istituto per l`arte e il restauro, Palazzo Spinelli, Florence, Italy)油畫修復碩士、油畫修復人員執照。
2000 東海大學美術系學士。
經歷:
2009- 荷蘭國家典藏品及文化資產修復SRAL(The Stichting Restauratie Atelier Limburg), Maastricht, Netherlands。油畫修復師。
2008-2009 Studio of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 Stefano Scarpelli, Florence, Italy。13~19世紀油畫及彩繪物件專職修復。含Giotto di Bondone(1276~1337) 作品Polittico di Badia,Bernardo Strozzi (1581~1644)作品La Carita`di San Lorenzo。
2008 國立文化資產保存中心 東方油彩彩繪部分專責研究助理。
2007-2008 紐奧良卡翠那風災後水損油畫及彩繪物件修復。New Orleans Conservation Guild, Inc., New Orleans, USA。油畫修復師。
2005-2007 Studio of Restoration – Andrea Cipriani, Florence, Italy。13~19世紀油畫及彩繪物件專職修復。油畫修復師。
2005 The Hai Yen Institute for Conservation of Works of Art, Mannheim, Germany。修復實習研究員。
2004 國立文化資產保存中心 專案研究助理。
2003 陽明大學藝術史研究助理。

Experience
The Stichting Restauratie Atelier Limburg (SRAL), Maastricht, Netherlands
Restorer/Conservator of oil September 2009 to present
Responsibilities: Treatment of conservation of art objects in the Netherlands. The objects mainly come from Dutch public collections.
Studio of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 Stefano Scarpelli, Florence, Italy
Restorer/Conservator of oil painting
May 2008 to August 2009
Responsibilities: Restoration of oil paintings ranging from 13th to 19th century, including
Polittico di Badia-Giotto di Bondone(1276~1337) in Gallery of Uffizi, La Carita` di San
Lorenzo-Bernardo Strozzi (1581~1644)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ies, Taiwan
Conservator of cultural properties
March 2008 to present
Responsibilities: Conservation for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aiwanese oil paintings,
also with focus on historic panel & wall paintings; Research in conservation science &
preservation technique of cultural properties
New Orleans Conservation Guild, Inc., New Orleans, USA
Painting Conservator
July 2007 to March 2008
Responsibilities: Conservation of oil painting and objects ranging from 14th to 20th
century(Specializing in Hurricane Storm Damage), also including the examination and
treatment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works
Studio of Restoration – Andrea Cipriani, Florence, Italy
Assistant restorer of oil painting
January 2005 to May 2007
Responsibilities: Restoration of oil paintings ranging from 14th to 19th century, including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art works
The Hai Yen Institute for Conservation of Works of Art, Mannheim, Germany
Intern
August 2005 to October 2005
Responsibilities: Restoration for works on paper and canvas painting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ies, Tainan Taiwan
Assistant conservator of cultural properties
March 2003 to January 2004
Responsibilities: Restoration for historic Chinese temples with focus on panel & wall
paintings; Research in conservation science &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ies
Yang-Ming University, Academy of Fine Art, Taipei, Taiwan
Researcher
2002/2003
Responsibilities: Fellowship researcher in art history
Education
Istituto per l`arte e il restauro, Palazzo Spinelli, Florence, Italy
Master in Management dei Beni Culturali
2009
Istituto per l`arte e il restauro, Palazzo Spinelli, Florence, Italy
Diploma of conservator of oil painting
Certificate of Technique of Restoration of Oil Painting
2006
Tung-Hai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B.A. in Fine Arts
2000
Language skills
Fluent: Chinese (Native – Mandarin), English and Italian









一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kacey 的頭像
    markacey

    markacey

    markac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