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acey
跳到主文
隨波不逐流
部落格全站分類:
財經政論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May
28
Fri
2010
00:00
無法彌補的傷害…
close
近四十年來最嚴重的漏油災難事故
用火燒掉海面上的浮油,卻燒不盡對海洋造成的創傷!
石油已經覆蓋大約海面四千多平方公里的海面,要完全阻止失事鑽井平台上的兩個獨立的漏油點可能會花費數月。
事發地點
目前浮油漂移方向及擴散區域
"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鑽井平均每日向外洩露原油四百二十萬加侖(約為十九萬公升,估計至今多達一百二十七萬公升自海床下抽取的原油自平台外洩。)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市(Venice)東南外海的鑽油平台"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在發生爆炸並經過二天燃燒後,在廿二日沈入海底,恐將成為美國自1989年以來最嚴重的漏油事件,同時也是全球最嚴重的人為環境災難之一。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漏油事件發生在1989年3月,當時,美國埃克森公司"瓦爾德斯號"油輪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灣擱淺,導致大約四千一百六十萬升原油泄漏,當地遭到嚴重污染,鮭魚和鯡魚資源近于滅絕,幾十家企業破產或瀕于倒閉。造價六億多美元的"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鑽井平台位于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縣東南八十四公里處。它長一百二十一尺,寬七十八尺,幾乎有兩個足球場大小,最多可容納一百三十名工人作業,2001年由韓國現代集團建成後運營,鑽探深度達九千一百四十四尺,為全球最先進的鑽井平台之一。位於美國南部墨西哥灣的"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鑽井平台廿日晚間發生爆炸,事故造成的原油洩漏形成了一條長達百餘公里的污染帶。美國救災部門正盡最大努力消除洩漏原油帶來的影響,避免其漂至美國海岸,造成更嚴重的生態災難。
位於墨西哥灣的"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在廿日晚間發生爆炸,雖然大多數員工安全逃離,但仍有十一人失蹤。爆炸威力造成平台傾斜約七十度,在大火持續燃燒下平台最後沉沒,海面遍布漏油。此處半潛式鑽油平台在爆炸前儲有七十萬加侖柴油,而它每天的鑽油量是八千桶、也就是三十三萬六千加侖。美國海岸警衛隊認為是重大的漏油事件,海防隊正啟動大規模清油污作業,防止油污觸及路易斯安那州、阿拉巴馬州及密西西比州海岸。這次漏油有可能是自從1989年"艾克森.瓦爾狄茲號"(Exxon Valdez)油輪在阿拉斯加州近海漏油事件(1989年以來最嚴重的溢油事故,當時一艘油輪在阿拉斯加州沉沒,近一千一百萬加侖原油外溢,污染海岸一千三百公里。)以來,美國最嚴重的漏油事件,同時也是全球最嚴重的人為環境災難之一。墨西哥灣每日生產一百六十萬桶原油,約占美國石油出口的三十%。為因應舊有油田日漸枯竭減產,由於歐巴馬總統上月才同意開放美東外海墨西哥灣東部的石油探勘鑽油限制(目前參議院尚在準備審核能源和氣候提案),但這次爆炸事件引發各界關注石油探勘的安全問題,也凸顯海上鑽油對環境帶來的風險,新的開發計畫恐將受阻,進而使美國能源政策的爭論更加深化。 。
"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鑽油平台是德州休士頓"越洋公司"所有,並向英國石油公司承包業務。事發四日後,才出動無人小艇評估海底下的鑽油平台,並派遣三十二艘船清理油污。鑽井平台沉沒後兩天後,於廿二日美國海岸警衛隊發現大量浮油。海岸警衛隊試圖在油污被衝上海岸之前從海面上刮去油污。這處沉沒於路易斯安那州外海海底下一千五百二十五公尺深的油井,每天約漏油一千桶,美國防衛隊表示情況嚴重,不加控制的話恐將威脅到墨西哥灣的生態系統。氣象預報說未來三日漏油將停留在距離海岸四十八公里處,目前尚未對海岸線有影響。海岸防衛隊已部署四部水底無人車,將負責啟動活化防噴器(blowout preventer)以阻止繼續漏油。防噴器是油井作業過程中關閉井口,防止井噴事故發生的裝置,是油田防止井噴的安全密封井口裝置。擁有這處礦油平台的英國石油(BP)勘查和生產部門主管沙托(Doug Suttles)表示,啟動防噴器是相當複雜的任務,有可能不會成功。
四個水下機器人潛到水面以下一千五百尺的海底,以啟動靠近井口的龐大的管道和閥門系統。在海底利用一個機械爪來抓取東西,轉變方向,調整設備方式,試圖降低原油由海底噴發的速度。水下機器人並不一定能取得成功。觸發封井器是一項高度複雜的任務,閥門會在開始處阻斷洩漏,但現在還不清楚那些閥門是否還能正常運作,還是在發生爆炸當時早已損壞。雖然成功機會渺茫,卻是至今為止抑制漏油最快捷的手段。另一種方式則採取將一個巨大的漏斗狀導管顛倒的放到海底,把洩漏的石油收集起來,用駁船或管道運走。此設備必須定制,將耗費很長時間,儘管他沒有估計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同時也在漏油井邊重新打井以緩解壓力。事故之後的清潔工作仍將面臨巨大挑戰,特別是海上持續有風浪發生的時候。收集那些漂浮在海面的薄油污將是一件非常艱難的工作。
美國鑽油台漏油事故,目前總共有四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包括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阿拉巴馬州,與佛羅里達部份地區等,都已經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油污已經隨海浪漂到美國南方四州的海岸,大面積的海上浮油污染,對密西西比、阿拉巴馬、佛羅里達和路易斯安那州的環境和經濟,將造成災難性影響。由於當地刮起的強風加上漲潮,使得清理及阻止浮油擴散的工作,困難重重。更糟糕的是,美國國家氣象局預測,這種惡劣天氣至少會持續下去。
雖然溢油離沿岸還有一段距離,但如果風向與水流出現變化,溢油可能會迅速漂到八十公里外的路易斯安那州海岸,而這對環境帶來的危險將會最大,即使在最好氣候環境情況下,最多也只能收集10%至25%的油污。至今英國石油公司,清污船已經取回了一千一百五十二桶油水混合物。路易斯安那州是離油污擴散最近地方,該區域已經設置浮欄阻止石油污染漁場和濕地。且這種將油污集中到某個特定的海面上,有毒物質會給當地的魚類和魚卵帶來影響。而墨西哥灣是大量海豚,鯨類和其它海洋生物的棲息地。早在事發五日(廿五日) 發現三頭抹香鯨死亡在油污覆蓋區域,一旦油污衝上海岸,沿岸溼地是魚蝦繁殖與鳥類的棲息地,將會使潮間帶將百年無法烣復。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納波里塔諾(Janet Napolitano)表示,政府決定將這次漏油事件列為「國家重大事故」災難後,將可調動運用全美的清除油汙裝備和資源。美國政府所以加強緊急應變,是因為發現出事的油井有新的漏油點。據官員表示,這意味由這處油井爆炸沈沒鑽油平台湧出的原油量增為原來的五倍,達到每天五千多桶,也就是超過二十萬加侖。海岸防衛隊少將歐海拉(Brice O'Hara)表示,最靠近海岸的浮油油污帶會在當地時卅日將於觸及陸地,黑色的原油帶距離路易斯安那州並不遠,爆炸事件後南風驅使洩漏的原油一步步逼近海岸,抵達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堰洲布雷頓灣的堰洲島及尚德盧爾群島。若有大量原油漂進路易斯安那州海岸遍布沼澤的濕地,要清除油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這些濕地水道縱橫交錯,只能以小船通行。這對當地有許多水鳥和罕見野生動植物的自然公園將是場大災難,也可能重創路易斯安那州每年產值達二十四億美元的漁業。該州是供應全美海鮮的重要產地之一。
海岸防衛官員廿八日同意採用"監控燃燒"(controlled burn)的方式(加拿大紐芬蘭省曾採用"放火"的辦法清理海面上洩漏的石油。美國官員稱,雖然燃燒石油產生的空氣污染將令環境受到影響,但此類可控燃燒的風險遠比鑽井平台爆炸起火產生的危害小得多。),來保護生態脆弱的海岸線免遭墨西哥灣(The Gulf of Mexico)日益擴大的浮油所污染。由於一片每天增加二萬二千加侖的浮油已經接近路易斯安那州溼地廿英里範圍之內,將海面付之一炬的激烈手段被認為是必要之舉。該區域為溼地是水鳥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保護區,其中包括三角洲國家野生動植物保護區。過去數十萬年,那裡蒼翠繁茂的濕地資源為雪雁,黑鴨等紛紛遷徙過冬的野生鳥類提供了"遷徙休憩站"。
另外,三角洲國家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內還擁有許多瀕危物種,包括美洲鱷,褐鵜鶘,遊隼等。當地野生動物保護官員正嘗試利用發射丙烷的裝置,將鳥類從岸邊趕走,以避免受到浮油影響。墨西哥灣沿岸的美國南部州,包括佛羅里達州、阿拉巴馬州和密西西比州正在防範六百英里長的浮油可能在本週末飄向海灘與漁場的可能,海灘與漁場是此區的重要經濟來源。地區指揮官已經批准就地引燃的計劃,他們正和相關方面協商,可能早在今天便展開監控燃燒。引燃充氣式欄油索所攔截到的石油以保護海岸線,本身就會污染環境,巨大的有毒黑煙會昇上天空,在海上留下污穢的殘渣。租用"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鑽油平台的英國石油公司(BP)派出四艘機械潛艇潛入海床一千五百公尺下,不過未能成功覆蓋豎管上的兩個裂縫。豎管連接鑽塔與油井口。這個平台已經在上週沉沒。每天有約1000桶多的石油自破裂的豎管湧出,為了加強後勤救援,工程人員正在搶建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型圓頂,這個圓頂可覆蓋在裂縫上,防堵石油繼續洩漏。英國石油公司使用防噴器(blowoutpreventer)重達四百五十公噸,可封住油井的機械裝置。來封住油井的方法尚未成功。美國政府已經承諾針對導致鑽油平台沉沒的爆炸事件進行"全面且徹底的調查",並保証動用"所有資源"以阻止一場環境浩劫。
墨西哥灣海面某處形成一條"原油河"。美國行業聯合應急小組成員指出,由於天氣原因,使得救災工作變得更為困難。波濤洶湧的海浪令救災部門難以部署用以回收浮油的船隻,同時令可控燃燒的策略也難以開展。美國當局已將超過九點八萬加侖(約合37.097萬升)的化學分散劑倒入"原油河"(溢油帶)。
墨西哥灣海面,薄薄一層原油上點綴著黑色斑點。據海爾頓介紹,電腦模型顯示,海底受損管道洩漏的原油可能在三小時內就升至五千英尺(約合1524公尺)的海面。由於原油有浮力,科學家估計從受損管道洩漏的原油都會浮到海面。不過,原油移動的速度快慢取決於其形成的珠狀物的大小。在深海巨大的壓力作用下,小珠狀物上升的速度比大珠狀物慢。
推
一個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markacey
markacey
markac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24)
人氣(
)
E-mail轉寄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站方公告
[公告] 2025/4/7 好康票券服務系統維護通知(維護完畢)
[公告] 相簿服務、圖片顯示異常(處理完畢)
[公告] 2025/03/20 全站短貼文及互動相關功能維護公告
活動快報
【船井...
船井生醫推出專門針對高度用眼族、輕熟齡者的葉黃素...
看更多活動好康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財訊專區 (0)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0)
クレヨンしんちゃん (1)
コナン (0)
設計、綠能 (0)
ワンビ-ス (37)
NEW (0)
建築 (0)
食記 (12)
時事 (52)
未分類文章 (2789)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0 八月 (6)
2010 七月 (2)
2010 六月 (1)
2010 五月 (6)
2010 四月 (4)
2010 三月 (3)
2009 十二月 (13)
2009 十一月 (1)
2009 十月 (3)
2009 九月 (4)
2009 八月 (5)
2009 七月 (1)
2009 六月 (1)
2009 五月 (2)
2009 三月 (2)
2009 二月 (3)
2008 十一月 (3)
2008 九月 (1)
2008 八月 (2)
2008 七月 (1)
2008 五月 (1)
2007 十二月 (185)
2007 十一月 (140)
2007 十月 (136)
2007 九月 (168)
2007 八月 (190)
2007 七月 (174)
2007 六月 (160)
2007 五月 (210)
2007 四月 (164)
2007 三月 (603)
2007 二月 (199)
2007 一月 (206)
2006 十二月 (51)
2006 十一月 (53)
2006 十月 (37)
2006 九月 (31)
2006 八月 (38)
2006 七月 (34)
2006 六月 (22)
2006 五月 (20)
2006 一月 (2)
2005 十二月 (1)
2000 四月 (2)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新聞交換(RSS)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 Code
POWERED BY
(登入)
關閉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