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acey
跳到主文
隨波不逐流
部落格全站分類:
財經政論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Apr
30
Fri
2010
00:00
捷運站裏的"驚豔"
close
華麗的地下美術館
莫斯科地鐵(全稱為列寧莫斯科市地鐵系統,俄語: Московски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 имени В. И. Ленина),是世界上使用率第二高的地下軌道系統,僅次於日本東京地鐵及紐約地鐵。其中不少車站在建設的時候融入了卓越的設計風格以及大理石立柱的設計使得莫斯科地鐵的富麗堂皇的程度,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由於歷經了蘇聯以及後蘇聯時期的各種動蕩,這些車站從建設至今,許多都已經不是當初建成時候所命名的名字了,這些車站名字的變更可以窺見社會的變更。其中最早建成的車站其名為卡岡諾維奇(Л. М. Кагановича)。
莫斯科地鐵的主要結構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狀,其全長為二百七十七點九公里,擁有十二條線路(其中包括九條獨立線,包括八條輻射線和一條環行線)以及一百七十一個車站,其每個工作日大約能接待約八至九百萬人次。其所有的線路按照其開通順序的先後獲得一至十二條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五號線環狀線,它負責連接起其餘絕大多數線路,其長度大約為二十公里。據說,五號線的設計是史達林在喝咖啡時,不小心把杯底的咖啡漬印在鐵路設計圖上的,而錯有錯著地印在中間,把全線都連在一起。當地鐵由周邊向市中心駛去的時候,其報站音為男聲,而當地鐵開始駛出市中心通往郊區的時候,則為女聲報站名,而在環線上,當順時針行駛的時候,為男聲報站,而逆時針的時候則為女聲。莫斯科地鐵的大部分線路和車站都是在地下的,其中也有例外的,其中四號線(Филёвская линия)途中有七個車站是建立在地上的,此外三號線(Арбатско-Покровской линии)以及七號線(Таганско-Краснопресненской)分別都有一站在設立在地上;另外,還有三條線路需要通過鐵橋從而穿越莫斯科河,分別為一號線、二號線、四號線,其中較獨特的要數一號線的麻雀山站(Воробьёвы Горы),該站就設立在莫斯科河的正上方的盧日尼基鐵路橋上。
環狀線 基輔站(俄文: Киевская 英文:Kievskaya )
到莫斯科旅遊一定不能錯過莫斯科的地鐵,其為世界上堪稱最古老的地鐵站,同時也是世界上使用效率第二高的地鐵站(第一高是紐約地鐵及東京地鐵); 也保留了濃厚的斯大林時代色彩,具有世界上最美麗,最宏偉的地鐵站之一 。最能體現其特色的,恐怕還是它“地下藝術殿堂”的美譽。早在1935年五月,蘇聯政府出於軍事方面的考慮,正式開通莫斯科地鐵。如今,莫斯科地鐵全長二百多公里,其佈局與地面的佈局一致,呈輻射及環行線路。一百五十個站台,四千列地鐵列車在地鐵線上運行,每天運送的乘客達九百多萬人次。地鐵運行速度很快,時速最高達九十公里。 顯眼的紅色“M”莫斯科地鐵標字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鐵路系統之一,以其宏大的建築規模和華美的風貌聞名於世。 七十年前一、二次大戰前後,莫斯科開通了從索科利尼基至文化公園的第一條地鐵線路,此後,地鐵逐漸成為最受莫斯科市民歡迎的城市交通工具。從 1935年五月正式通車以來,莫斯科地鐵的運營里程就在不斷擴大。最早通車時只有一條線路,全長僅十一公里。
環狀線 基輔站(俄文: Киевская 英文:Kievskaya ),前稱布良斯克站(Брянский),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一個鐵路總站。1918年啟用。往基輔、巴爾干半島,以至羅馬、布拉格、和維也納的列車從本站開出。
從驗票口到站台由一個巨大的通道連接,人站在扶梯上由地面緩緩進入地下,這時間大約持續一至二分鐘,電扶梯左側是二十個球型燈(有的為長型有的則為掛燈),每個球型燈之間相隔三公尺左右,上下電扶梯共有四十個。這四十個球型燈發出的柔和光芒給深邃幽暗的通道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站台地面鋪以貴重的白色大理石,中間鋪一條紅色大理石直穿大廳,猶如一條紅色地毯。猶如鑽入時光隧道從現代化莫斯科回到過往的年代,地鐵站就是一個城市區域的縮影。大多數的地鐵站由舊站改建,大多是戰時的防空洞、避難所等。(前蘇聯衛國戰爭即二次世界大戰的德蘇戰爭期間莫斯科的地鐵成了重要的地下防空洞;但當時很少有人真正地進入過地鐵系統內,人們只是進入某一個華麗的地鐵車站,然後到達另一個像宮殿般的車站,僅十幾公里。現在發展到二百七十七點九公里。) 莫斯哥地鐵除了快捷、方便等優點以外,莫斯科地鐵站的建築藝術令人驚嘆。幾乎每個車站都具有獨特的風貌,造型和燈飾,建築材料的運用各有特色,人物塑像和浮雕也無一雷同。大理石、花崗岩、不銹鋼之類的材料,把這座“地下宮殿”裝飾得富麗堂皇,美不勝收。更重要的是,高質量的建築才能保證地鐵建成後長期、安全和可靠地使用。柱墩採用輕巧的列拱,獨特的照明燈具更使人感到豪華。向上望去,大廳頂端浮雕之精美令人驚嘆不已。馬雅科夫斯基的半身銅像置於大廳一端。莫斯科地鐵站線路星羅密布般在城市地下伸展,地鐵站內永遠都是人潮湧動,複雜的地鐵線路如同地下迷宮。
環狀線 新市郊站(俄文: Новослободская 英文:Novoslobodskaya)
莫斯科地鐵的佈局由市中心呈放射狀延伸,間以環形線路,密布於城市地下,溝通市中心和郊區絕大部分住宅區,串聯起莫斯科九個火車站中的七個,以及市內的十多個廣場。有的地鐵站建在高樓大廈的下面,如在市中心捷爾任斯基廣場旁的兒童世界商店地下就是地鐵站,出口就在商店的旁邊,有的地鐵站就建在紅場周圍;有的地鐵站和火車站相連接。防空洞變成地下宮殿莫斯科地下鐵道系統是以十月革命後挖掘的防空洞為基本模式構築而成的,因而它的“設計”從一開始就與眾不同,具有其獨特的風格。衛國戰爭時期,莫斯科地鐵的確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使大量莫斯科市民在地鐵隧道裡躲過了戰爭災難。莫斯科早期建成的地鐵站,宛如一座座地下藝術宮殿,其氣魄之宏大,造型之華麗在世界上是少見的。每個站都經過建築師和藝術家精心設計,鋪以大理石的牆面和地面。華麗的吊燈,富麗堂皇,集建築,藝術和浮雕之精華,使每一座地鐵站猶如地下藝術宮殿,美不勝收,令人驚嘆不已。每座地鐵站都有自己的風格特色,有的以十月革命勝利作為主題,有的以蘇聯紅軍反法西斯戰爭為主題;有的以著名文學家為主題,配上各種人物的雕塑和歷史題材的浮雕畫面,在明亮的燈光照耀下,既展示了光榮歷史壁畫,又顯得富麗堂皇,使人們既獲得藝術上的享受,又從中獲得當地的城市歷史發展資訊。
環狀線 共青團站 (c.f.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俄文: 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英文:Komsomolskaya)
獨特的地鐵文化莫斯科地鐵覆蓋面廣,人們幾乎每天都要接觸到它,時間長了,就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 - 地鐵文化。地鐵是大家共享的工具和場所,每一個享用者的行為都可能對其他享用者構成影響,因此大家必須受程序或制度的管理和約束。俄羅斯人還蠻遵守秩序,不會擁擠。乘坐地鐵電梯的線路長,人們都自覺地站在左邊,有急事的人可以從右邊快速通過。地鐵是大工業,都市化的產物,地鐵文化是社會基礎在人們行為和精神方面的外化。
阿爾巴特斯克-波克羅夫斯卡婭線 勝利公園站 (俄文: Парк Победы 英文:Park Pobedy )
在很多地鐵大廳裡,時時會響起大提琴,小號,手風琴演奏出的旋律,這都是“地鐵藝人”在表演。運氣好的話,還能碰到幾把弦樂組成的室內樂隊,其高超的專業水準和賣力的工作態度,讓人感到他們在乎的不是投向氈帽裡的那幾個戈比,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去展現對音樂和藝術的摯愛。這既讓人感嘆俄羅斯藝術教育的普及,也感慨於國家動盪給藝術家帶來的漂泊命運。基輔站坐地鐵,多次遇到一位拉手風琴的老人。老人額頭上爬滿了歲月的痕跡,花白的鬍子彷彿在講述一生的滄桑。看到華人面孔,他立刻拉起了華人熟悉的“民謠”,眼裡閃現出好像猜對你的那國人的喜悅光芒。 也許是興奮的緣故,老人整個身體隨著歡快的節奏左右搖擺,腳下還不時打著節拍。那種為藝術而快樂的精神,不禁感染了每一位地鐵過客。
謝勒普霍夫斯卡-季米列亞傑夫斯卡婭線 門德列耶夫斯卡婭站 (俄文: Менделеевская 英文:Mendeleyevskaya)
建築是城市的靈魂,城市的交響曲,莫斯科地鐵以其富麗堂皇的壁畫、群雕、穹頂、吊燈,用花甲之年的閱歷,審視了不同時期的人們:先跑進來驚慌躲避戰爭的人們、後又湧進勝利後慷慨激揚的人們、生活富足驕傲自縛的人們、不滿現狀需要改革的人們、改革後浮躁不安的人們…。
阿爾巴特斯克-波克羅夫斯卡婭線 庫爾斯卡婭站(c.f. 庫爾斯克) (俄文: Курская 英文:Kurskaya)
地鐵車廂奔跑的轟隆聲,正在洗刷、剝去每個年輕的臉龐,同樣是站在車門的位置,玻璃窗映出的黑暗面容正在退變。
柳布林斯克-德米特勒夫斯卡婭線 引水管站 (俄文: Трубная 英文:Trubnaya)
下一站已經是暮靄滄桑的老人,而老人年輕時清澈爽朗的笑聲依舊迴盪在他所熟悉的站台。如果把莫斯科地鐵比作馬勒的交響樂,現在應該演奏到了哪部分呢?
扎莫斯克沃列茨卡婭線 馬雅科夫斯卡婭站 (俄文: Маяковская 英文:Mayakovskaya)
馬雅科夫斯基站(Маяковская)是莫斯科地鐵扎莫斯克沃列茨卡婭線的一個車站。馬雅科夫斯基站被認為是莫斯科地鐵中最美麗的車站之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史達林式建築最出色的典範之一,因此馬雅科夫斯基站也是莫斯科地鐵最著名的車站之一。馬雅科夫斯基站是在莫斯科地鐵第二階段擴張中建造的,於1938年九月十一日營運。比起第一階段,莫斯科地鐵第二階段更重視建築及工程設計。因為馬雅科夫斯基站距離地面三十三公尺,所以在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車站設置空襲避難所。
歷經過二次大戰、美蘇冷戰、蘇聯結體…使得這個最早興建的地鐵與西方一些國家的地鐵不同,列車裡沒有廁所,也沒有商店、餐廳或咖啡館。莫斯科地鐵是目前離地表最深的地鐵,最深達一百多尺,當時因為當時戰爭的需要車站大多都建於地下兩層或三層建築,如果沒有電梯,很不方便,但地鐵站大多數電梯已經運行了半個多世紀,且常超負荷地運轉,尤其是在交通運輸高峰時刻,但是這”古董級”的電梯的零配件早已停產。經常發生因電梯出現故障而停用的情況。地鐵列車有時在兩站之間的區間停駛,大部份車廂也過於老舊,地鐵的站的裡也不如台灣捷運清潔,但也無損“地下藝術長廊和宮殿”的美譽,精湛的俄羅斯風格美術作品裝飾車站,令人候車時也能在賞心悅目中渡過,也是各國大城市地鐵無法能夠取代、超越的…
索考勒尼切斯卡婭線 麻雀山站 (俄文: Воробьёвы горы 英文:Vorobyovy Gory)
阿爾巴特斯克-波克羅夫斯卡婭線 斯特羅吉諾站(俄文: Строгино 英文:Strogino)
阿爾巴特斯克-波克羅夫斯卡婭線 游擊隊站 (俄文: Партизанская 英文:Partizanskaya)
地鐵入口猶如時光隧道,隨著電扶梯進出地鐵站,彷彿穿越了時空;同時也優雅的在城市中遊移。
推
一個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markacey
markacey
markac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10)
人氣(
)
E-mail轉寄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站方公告
[公告] 2025/4/7 好康票券服務系統維護通知(維護完畢)
[公告] 相簿服務、圖片顯示異常(處理完畢)
[公告] 2025/03/20 全站短貼文及互動相關功能維護公告
活動快報
【船井...
船井生醫推出專門針對高度用眼族、輕熟齡者的葉黃素...
看更多活動好康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財訊專區 (0)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0)
クレヨンしんちゃん (1)
コナン (0)
設計、綠能 (0)
ワンビ-ス (37)
NEW (0)
建築 (0)
食記 (12)
時事 (52)
未分類文章 (2789)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0 八月 (6)
2010 七月 (2)
2010 六月 (1)
2010 五月 (6)
2010 四月 (4)
2010 三月 (3)
2009 十二月 (13)
2009 十一月 (1)
2009 十月 (3)
2009 九月 (4)
2009 八月 (5)
2009 七月 (1)
2009 六月 (1)
2009 五月 (2)
2009 三月 (2)
2009 二月 (3)
2008 十一月 (3)
2008 九月 (1)
2008 八月 (2)
2008 七月 (1)
2008 五月 (1)
2007 十二月 (185)
2007 十一月 (140)
2007 十月 (136)
2007 九月 (168)
2007 八月 (190)
2007 七月 (174)
2007 六月 (160)
2007 五月 (210)
2007 四月 (164)
2007 三月 (603)
2007 二月 (199)
2007 一月 (206)
2006 十二月 (51)
2006 十一月 (53)
2006 十月 (37)
2006 九月 (31)
2006 八月 (38)
2006 七月 (34)
2006 六月 (22)
2006 五月 (20)
2006 一月 (2)
2005 十二月 (1)
2000 四月 (2)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新聞交換(RSS)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 Code
POWERED BY
(登入)
關閉視窗